4月29日,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中國與知識產權分論壇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盧鵬起,福建省副省長李興湖出席并致辭。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分論壇上發布“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第二批十大典型案例”,湖南惠農科技有限公司(惠農網)申請的數據知識產權“農產品市場行情服務價格數據集”成功入選,系湖南省唯一入選案例。
“農產品市場行情服務價格數據集”是以自有電商平臺為核心,基于交易過程、用戶互動等真實的業務場景,實時采集超5000萬用戶的供應、采購和交易等行為數據,融合線下超過150家批發市場數據和全國8萬多名行情官一手行情動態,實現高頻、動態、實時、穩定的從“產”到“銷”的全產業鏈數據匯集。經標準化數據治理,形成一套覆蓋產地和批發、線上和線下,輻射全國2821個縣,囊括糧油、蔬菜等10個大類、20000多個農產品品種的全產業鏈專業價格數據集,可以從時間、空間和全產業鏈(種苗農資、農產品、農副加工品)等維度對農產品市場價格進行及時跟蹤,提升農業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作為惠農網的明星產品,憑借其獨特的創新性和實用性,“農產品市場行情服務價格數據集”成為國內首個利用農業電商交易數據驅動農業產銷模式變革的典范。利用該數據集,可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實時價格地圖、行情波動推送和行情預測預警等多項服務;可為政府監管部門提供農產品市場價格監測、產業規劃等;可為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輔助農業資產評估。
(惠農網APP“看行情”欄目)
以農業經營主體為例,農戶可以隨時從惠農網APP“看行情”欄目看到他所關心的產品在全國流通市場的實時價格及交易情況。去年7月,黃瓜價格狂飆,大部分人根據經驗認為后面還會上漲,但是平臺結合全國8550個黃瓜產地經紀人動態、198個批發市場實時行情價格走勢以及大模型,預測后市下跌空間大并進行相關推送,湖南某合作社根據預測及時出貨120噸黃瓜,增收近20萬元。
“農產品市場行情服務價格數據集”已獲得湖南大數據交易所和廣州數據交易所的確權認證,并已在北京、湖南、上海、廣州、貴陽、浙江、山東和深圳等8地數據交易所掛牌上架;榮獲廣州數據交易所首個農業《數據資產登記憑證》、《湖南省首批知識產權登記》以及“湖南省首批數據要素X典型案例”等稱號。
作為根植湖南、輻射全國的農業產業數字化服務平臺,早在2016年,惠農網率先布局大數據,打造以農產品電商數據為主的“惠農大數據”。目前,每日穩定更新的農業電商標準化數據超過356.8萬條,累計的結構化標準數據總量為90.1億條,相關數據產品和解決方案已在農業生產、交易、服務、金融等環節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