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開幕式現場。圖片來源: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組委會)
7月25日-3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下稱“消博會”)在海南海口舉行。作為消博會重要配套活動,“2022消費創新論壇”同期召開,商務部研究院消費流通研究所所長董超主持,惠農網等國內互聯網、零售等行業領軍企業和基層代表作消費創新實踐分享,共同探討消費變革趨勢及新消費未來發展方向。惠農網聯合創始人鄧武杰出席。
(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2022消費創新論壇”現場)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消博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和新冠疫情疊加,給全球消費復蘇帶來一些制約,但中國消費規模不斷擴大,消費結構持續升級的總體態勢沒有改變。與此同時,近年來,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線上線下融合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成為消費增長新動能。
(惠農網聯合創始人鄧武杰出席活動)
數字化創新轉型不僅發生在大城市,如今,在農村也有大量數字化創新的經驗出現。
鄧武杰在會上表示,惠農網作為國內領先的農業B2B產業服務平臺,長期活躍在鄉村振興一線,在推動農村消費創新方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過程中也深刻感受到了新消費升級給農村縣域產業帶來的極大發展機會。
“湖南靖州縣的楊梅從‘賣周邊’到‘賣全國’,正是消費創新驅動下的美麗結果。現在說起靖州,消費者就能想到楊梅。”鄧武杰說。
靖州楊梅種植歷史超過2000年,被稱作“中國楊梅之鄉”;清光緒年間,靖州楊梅被列為貢品,素有“江南第一梅”之美稱。但在2015年以前,靖州楊梅還是“養在深閨人不知”。
(靖州楊梅鮮果掛滿枝頭。資料圖)
隨著電商進駐,消費者“網上購”的需求日益旺盛。為了推動靖州楊梅“電商化”,惠農網幫助當地實現品牌、供應鏈標準化和產品延展三方面創新,“靖州楊梅”品牌逐漸建立起來。為進一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靖州大力發展楊梅精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提升產業整體價值,產地產值從當初不足一億元上升到如今的十億元。
提及鄉村如何搶抓消費創新機遇實現振興發展,鄧武杰認為需要三方共同發力:“新農人要挖掘當地產業特色,融合農文旅與社交電商,把家鄉的產品變成有故事、有文化、有底蘊的商品;地方政府要善于借助機遇構建產業生態,比如可利用惠農網農業產銷大數據分析產品品種喜好、產能等,指導農業生產;農業企業要及時為農村的產業發展提供升級服務。”
據了解,惠農網將各地特色農業產業和消費升級市場化需求相結合,已在全國20省超80個縣域開展電商生態體系等農業新基建建設,加速農業產業鏈條上產、存、運、銷、管等全流程的數字化改造,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加速消費數字化升級。
(惠農網入選第二屆消博會《2022消費創新典型案例》)
論壇現場還發布了《2022消費創新典型案例》,案例聚焦當前消費呈現出的品質提升、數字智慧、綠色低碳、個性表達、業態融合等重要特征,遴選了34家企業,通過各企業生動鮮活的消費創新故事,解讀消費新趨勢,為消費行業發聲。惠農網《數字化鋪就農產品消費升級路》案例成功入選,同期入選的還有阿里巴巴、百勝中國、百事、博柏利、國美、好想你、華熙生物等多個行業頭部企業發展案例。
據悉,消博會是我國首個以消費精品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也是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消費精品展。本屆消博會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較首屆增長25%,有1600多個國際品牌和1200多個國貨品牌集中亮相,600多個全球新品首發首秀。消博會的舉辦不僅為各國企業共享中國市場提供機遇,也為中國產品拓展國際市場提供了重要通道。